喀納斯旅游區(qū)位于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中段,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黃金地帶,被譽為“人間凈土”,為國家5A級旅游區(qū)??{斯是西伯利亞泰加林在中國的延伸帶,是南西伯利亞動植物在中國的分布區(qū),是北冰洋水系中額爾齊斯河的最大支流發(fā)源地,也是蒙古族圖瓦人的唯一聚居地???/FONT>納斯旅游區(qū)集冰川、高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種自然景觀于一體,優(yōu)美的喀納斯湖與圖瓦人相互輝映,融為一體,構成喀納斯湖旅游區(qū)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
【圖瓦人的天堂】 圖瓦人多少世紀以來繁衍生息在阿勒泰的哈巴河,庫木河,喀納斯湖的肥沃草原上,世代以放牧為生。這里遍野鮮花浪漫,山谷間錯落有致的一幢幢木屋,炊煙裊裊,構成了喀納斯景區(qū)極富特色的風情畫卷。以前圖瓦人以經商為恥,如今,天南海北的大批游客給圖瓦人帶來了客觀的旅游收入。許多圖瓦人將木屋改成家庭旅館,為游客提供餐飲服務。游客們可以坐在地毯上,品著馬奶子,聽上一曲笛子演奏,感受圖瓦人開朗的性格和熱情好客。

【千米枯木長堤】 位于喀納斯湖最北端的入湖口,每當洪水季節(jié),河水將上有大量的枯木帶漂入湖口,后因強勁的谷風在遇到喀納斯湖南面的巨大山體后,風力變向將飄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動著逆流上漂,日積月累逐步在湖口匯聚堆疊形成一條百余米寬、兩千米長枯木縱橫交錯的“千米枯木長堤”,景象蔚為壯觀。
【云海佛光】 夏日雨后的清晨,喀納斯山谷北云霧遮蓋,遠近雪峰,在朝陽下反射出萬丈紅光,當太陽升到一定角度時,在與太陽的相對方向便逐漸顯現出一個半圓形的巨大七色光環(huán),光環(huán)色澤隨云霧的濃淡變化,時深時淺,時明時暗,住哪個閣天空被渲染得絢爛無比,恍如仙境一般。這就是看納斯著名的“云海佛光”佳景。
【冬窩子、夏窩子】 冬窩子和夏窩子是喀納斯人適應自然氣候變化逐漸形成的一種居住方式。他們長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一年四季要搬幾次家。夏天多住在氣候涼爽的高山地帶的河流附近,冬季多住在氣候溫暖的山谷地帶,因此將前者稱為“夏窩子”后者稱為“冬窩子”,天氣轉冷時,便要從夏窩子搬到冬窩子;來年開春后又搬遷回夏窩子居住。
【禾木村】 位于喀納斯自然風光景區(qū),自東北向西南流淌,原始村落與大草原和諧地融為一體,一派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態(tài)風光,來到禾木村,仿佛大地流動著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音符,處處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一片片的白樺林、一群群牛羊和一棟棟小木屋,紛紛進入我們的視野。山谷中的村莊云霧繚繞,絲絲縷縷,跟裊裊炊煙融為一體,如同人間仙境。
【變色胡】 每當春夏時節(jié),喀納斯湖水便會隨著季節(jié)和天氣的變化而變換顏色。湖水或青灰,淺綠,碧藍或由碧綠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以至呈現出墨綠色、翡翠色等,光彩奪目,引人入勝。
【月亮湖】 喀納斯的標志景點。位于臥龍灣上游約1000米處,是臥龍灣河曲的延伸部分,月亮灣會隨喀納斯湖水變化而變化,是嵌在喀納斯河上的一顆明珠??{斯河床再這里形成幾個由反“S”狀彎河曲組成的半月牙河灣,因此被稱為“月亮灣”。月亮灣迂回蜿蜒于河谷間,水面平波如鏡,在上下河灣內發(fā)育兩個酷似腳印的小沙灘,很是奇特,當地人稱為“神仙腳印”。
|